近日,纵横股份联合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刘静团队,在环境复杂的4200米高原地区,成功利用纵横大鹏CW-25E、CW-15、PH-25多款无人机进行了飞行测试及地震断裂带数据采集,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。此次科研任务中,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克服了高原特殊环境的限制,展现出卓越的环境适应性,释放出无人机技术在地震地质领域的巨大潜力。

刘静教授长期致力于青藏高原活动构造和地震灾害研究,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。此次科研项目,旨在通过高精度、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,进一步揭示断裂带的几何形态、运动学特征及其地震复发历史,为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提供重要依据。

海拔4200米的高原上,环境条件极为恶劣,尤其是地形复杂、低氧、强风等自然因素给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。然而,纵横大鹏无人机凭借其卓越的垂直起降能力、长航时、高精度等特点,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。其中,CW-25E无人机搭载了先进的激光雷达系统,在高原地区的复杂环境中,能够在高空中快速、准确地获取地面三维数据,为断裂带的勘探和分析工作提供了丰富且高质量的数据支持,对于区域地震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。

此次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的成功应用,不仅体现了纵横股份在无人机技术研发方面的领先地位,也彰显了产学研合作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。双方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,共同推动高原地区地震灾害研究的深入发展,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同时,这一创新成果也为地震断裂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,预示着未来该领域将迎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。

分享:
阅读更多
thumbnail
11月14日,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。展会期间,纵横股份与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双方宣布,将围绕海洋牧场场景,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与海洋经济的深度融
thumbnail
11月10日,低空无人机与人工影响天气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。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、中国气象服务协会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指导,以“数智赋能低空,气象护航未来-共建人工影响天气产业生态集群
thumbnail
当低空经济的热潮席卷全国,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效率革命。“低空+测绘”的深度融合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引擎。 11月5日,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在浙江德清开幕。纵横股份携纵横大鹏系列无